毫无疑问,戴森是当代高端新品类家电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出的无绳吸尘器、吹风机、风扇等产品,均通过性能、体验、功能、设计等多个维度的创新,收获了销量和口碑的飞速提升。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在自家马库历经数年和数千次尝试最终研发出气旋分离吸尘器的故事,更成为戴森品牌拥趸口口相传的故事。

2022年春,詹姆斯·戴森又一款新作来到中国,不过这次是一本回顾其本人创造历程的新书——《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人们可以在触手可得的戴森电器产品之外,通过詹姆斯·戴森分享的50余年来的故事,了解到今时今日已经习以为常的科技创新从何而来。

对于书中的内容以及詹姆斯·戴森本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雷科技此次有幸与戴森硬件团队负责人、工程师胡宏飞,还有2018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地区冠军朱健楠一同交流,得以一窥因戴森公司和产品改变人生的这些人眼中,如何看待詹姆斯·戴森以及工程发明创新。

胡宏飞认为,戴森遭遇的不计其数的“失败”,及之后在不断失败中突破,不惧失败的精神令他印象深刻。包括在经过了4年的创造和测试,失败了5126次后,才设计出气旋吸尘器原型机的故事,以及尚未面世就因种种原因停滞的新能源电动车。这让他回想起了在戴森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干手器Airblade的研发。

Airblade属于戴森的商用产品,现在可以在一些国内的大型机场或是麦当劳门店中见到该系列的Airblade V。光是依靠锐利的全金属外观,Airblade V就和传统干手器划清界限,能以合适风力快速吹干双手的体验更让用过的人留下印象,而且工作噪音和电能消耗也低了许多。

胡宏飞回忆起他们如何降低产品工作噪音的故事:“Airblade的红外窗口是向下的,因为周围环境的反射会产生很多的噪音,所以我们只能回到设计本身,从原理图出发,通过大量的测试去寻找到最合适的高度和距离,并且同不同的团队沟通,以找到全面的解决方案。”

“5127”这个数字对戴森团队有深远意义,詹姆斯·戴森正是在失败了5126次后,才迎来第5127次的成果。时至今日,他们仍在不断设计制造原型机并严格测试,并从如何失败以及为什么会失败中吸收经验,最终产出符合期待的产品。胡宏飞就是因为在选购吸尘器时认识到了戴森公司的追求,进而决定加入。

在吸尘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后,戴森没有局限于清洁类家电而是借助无刷电机技术特性,不断进入到新领域并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书中提到,詹姆斯·戴森从没打算让戴森只做一家吸尘器公司。胡宏飞也给出看法:“当戴森拥有能够进入该领域的核心技术或新技术,我们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并且不害怕在这个显得我们非常天真和新手的行业里做这件事。”

在戴森公司内部,工程师和设计师没有明显区分,都会参与产品的工程领域探索,并围绕技术、工程、实现方法以及性能加以研究——而这就是戴森所说的“设计”。戴森设计大奖正是基予这样的设计概念展开,发掘全球范围内有价值的创新,并激励创造者继续前行。

作为2018戴森设计大奖中国赛区的冠军和国际20强,朱健楠和他的团队获得了更多曝光宣传和产品推进落地的机会。他们的国内首个无人驾驶的自动清洁船设计得以从模型实现商业化落地,形成了一个“概念-实践-落地”的完整闭环,朱健楠本人则从普通的极客成长为创业者。

回到《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通过源自于詹姆斯·戴森的发明经历和思考,激励更多人大胆设想参与创新实践,或许便是这本书带给读者的最大价值了。

推荐内容